重庆综述:唱读讲传提振城市精气神
早春二月,一场经典文化盛宴,搅动着东方明珠香港的空气。5-9日, 文化经典现代红歌耀香江 重庆唱读讲传香港行 活动,接连举办了3场演出。对港人来说,这场场演出是如此特别。没有明星大腕,演员都是普通市民,年龄最大的已近7旬,最小的不到10岁。内容和形式也别出心裁,没有Hip-Hop、Rap,没有插科打诨、哄笑满堂,而是《抗大校歌》、《保卫*河》、《龙的传人》等红歌大合唱,《出师表》、《正气歌》、《满江红》、《我有一个梦想》等经典诵读。 难道这就是重庆的 唱红 ?! 香港观众惊奇地发现,印象里脸谱化的 唱读讲传 ,内涵竟如此丰富,形式也生动活泼,更重要的是,观看之后内心升起了一股朝气、豪气和勇气,激荡着一种蓬勃向上的情绪。这就是重庆 唱读讲传 的魅力。它旗帜鲜明地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能提神醒脑,也能陶冶情操;既能广播知识,也能提升素质。正如3000多年前《周易》所说: 以文化人 。面对中央期望和百姓企盼,重庆需要振奋精神,一鼓作气,跨越发展,力争后来居上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文化,认为先进文化能够感染人、熏陶人,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说: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晋朝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写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历朝历代,关于文化对人的作用的名言警句,不胜枚举。改革开放30多年,文化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市委书记薄熙来说,先进文化是社会前进的主心骨、精气神、发动机。一个城市,其发展成功与否,绝不只是GDP的高低,财*收入的多寡,而是广大市民整体素质的强弱,此乃一城一地发展之本!如果市民的整体素质能不断提升,这个城市的机会就层出不穷,前途就无可限量!而宣传文化工作恰恰是提升市民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2008年,重庆步入直辖的第十一个年头。历经10年创业拼搏,年轻的直辖市经济迅猛发展,人均GDP迈上了2000美元,市民的物质生活由温饱走向了小康。但压力依然存在,与东部发达城市相比,重庆无论GDP总量还是人均GDP仍有较大差距,在西部12省区市中,优势也不明显,还存在着不少民生难题。对重庆,中央也寄予厚望,要求 加快 和 率先 发展。面对中央期望和百姓企盼,重庆需要提振精神,一鼓作气,跨越发展,力争后来居上。如此一来,怎样有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提升市民整体素质,鼓舞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攻坚克难的勇气,创造出万马奔腾、奋勇争先的发展环境,就成为现实而紧迫的课题。读经典,可以提高生命质量,有如服用多种维生素,虽每日一粒亦可养身正是在2008年之后,重庆陆续提出了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即后来为人们所熟知的 唱读讲传 。2008年5月31日,市委书记薄熙来在巴蜀小学调研时,倡议在全社会传唱红色经典歌曲。同年12月,市委宣传部牵头的《读点经典》系列丛书第一辑,由重庆出版社正式出版。在书的序言里,薄熙来写道: 读经典,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地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提高生命质量,提高读书效果,更有效地滋养生命,有如服用多种维生素,虽每日一粒亦可养身。 2009年3月31日上午,一场吸引了姜昆、王刚等众多 名角 捧场的故事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拉开了重庆 讲故事 活动的序幕。 讲故事 ,讲的都是真善美的感人故事,蕴藏着历史,包含着哲理。接下来的 传箴言 活动,通过手机、互联等现代媒介,广为传播健康向上、于人有益的短信息。2009年4月28日,薄熙来在 红言颂 红色短信创作传播大赛 上发出首条红色短信: 我很喜欢毛主席的几句话: 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 ,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就最讲认真 ,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这些话很精干,很实在,也很提气。 2009年、2011年,市委更两次召开全会,研究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分别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和《关于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委、*府的强势引导,带动了人民群众的踊跃参与, 唱读讲传 活动随之蓬勃展开。截至目前,重庆开展一定规模的红歌传唱活动25万多场,参与群众1.82亿人次;读经典活动13万多场,4700万人次;故事会近17万场;手机、QQ微博传箴言转发、群发3亿多条次。近4年来,重庆 唱读讲传 可谓精彩不断,高潮迭起,内有声势,外有影响。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来渝考察时都高度评价。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出席2011中华红歌会开幕式之后,感慨万千: 重庆广大市民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鼓舞了城市健康向上的精神,是一种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丰富、健康、高尚的文化生活,让人在潜移默化之间感受美好,感怀真情,感悟崇高 唱读讲传 被人简称为 唱红 ,其实,它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中国共产*人带领人民在不同时期所形成的时代精神,也包括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还包括全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翻看近4年来重庆 唱读讲传 演出的节目单,就能清晰地发现
唱红歌 ,既唱《抗大校歌》、《保卫*河》、《游击队歌》、《龙的传人》等救国、建国、强国、爱国的歌曲,也唱《雪绒花》、《三套车》、《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世界各国经典名曲。 读经典 ,既读马列毛邓的经典著作,也重温《诗经》、《离骚》、唐诗宋词、《岳阳楼记》、《滕王阁序》,还能从但丁、康德、泰戈尔、丘吉尔、罗斯福等各国哲学家、*治家、文学家的著作中感悟智慧。 讲故事 ,既讲述马克思、列宁等革命导师的故事,也讲述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著名科学家的故事,还把感人至深的 重庆好人 的故事广为传播。 传箴言 ,既传诵革命导师的语录,也传诵外国*治家的名言,还传诵人们在生活中总结创造出来的格言警句。人生有限,知识无涯。重庆 唱读讲传 ,汇聚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华、传世经典,让人们从中领会文化的内涵,接受知识的熏陶。而一个人,要有出息,有前途,恰恰需要静下心来读点经典、求点真知,提高有限生命的学习效率和知识含量,更有效地滋养生命。可以说,每一支红歌、每一段经典背后,都有一段厚重的历史,充满着思想的光辉和文化的魅力。当年,毛泽东、刘少奇等曾先后到安源办工人夜校,教唱《五一纪念歌》、《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部歌》等革命歌曲,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延安时期,抗大青年唱着《延安颂》、《延水谣》、《到敌人后方去》等歌曲奔赴前线,和敌人作殊死斗争。马克思起草的《共产*宣言》,唤醒了千百万劳苦大众,争取自由解放;马丁 路德 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奏响了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最强乐章。重温经典,令人回味无穷。而重庆的 唱读讲传 ,在繁忙的生活中,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健康、高尚的文化生活,让人在潜移默化之间感受美好,感怀真情,感悟崇高,有效提升了重庆市民的文化修养和整体素养。弘扬正气的主旋律作品,往往是真材实料的好作品,有号召力,也有广泛的人缘当前,一些人对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兴趣不大,总觉得这些东西 生硬 、 死板 ,认为只有搞些低级趣味的东西,耍耍贫嘴、出个洋相,文化活动才有 吸引力 。事实上,弘扬正气的主旋律作品,往往是真材实料的好作品,有号召力,也有广泛的人缘。重庆以 唱读讲传 为主体的文化建设,便是例证。 唱读讲传 有效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现代传播技巧,把主流思想文化娓娓道来,让听众不觉枯燥,不感乏味,变灌输为浸润,变说教为感召,从而达到了 润物细无声 的效果。在巴南区双河口镇,就有一个 赶集故事会 利用群众赶集的时间,将红色故事和巴文化民间故事讲到了农民的 家门口 。手机和互联等新兴媒体,也成为 唱读讲传 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在手机短信、QQ群、博客、微博等空间,古往今来的名人名言、发人深省的廉*语录、群众自发创作的现代 红言 ,随处可见。往电子书中拷贝《弟子规》和《菜根谭》,在现代化的剧场内讲述数百年前 岳母刺字 的故事,用最新购买的ipad插上无线卡,向朋友发出箴言 在重庆,这样的画面层出不穷。 唱读讲传 的场所也不局限于宽敞明亮的大剧院,还有广场、社区、农家院落,覆盖城乡,热在基层。演员大多不是专业的艺术家和职业演员。四川外语学院的同学们用8国语言诵读《共产*宣言》,重庆工商大学的师生们把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 路德 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搬上舞台,由一位美国黑人青年担纲主诵。一个形象的说法是: 唱读讲传 活动,演员比观众多,男女老少齐上阵,与人们的生活工作融合为一体。 唱读讲传 贴近人民大众的兴趣所在、情感所需、利益所求,老少咸宜,雅俗共赏,也激发人民群众自发参与的热情。沙坪公园等数十个红歌传唱基地歌声嘹亮,施光南广场月月举行社区红歌赛, *葛树广场故事会 经久不衰,农家院坝的金钱板敲到了田坎上,精彩的红色影视作品一部接着一部上演;首届中华红歌会,4000张门票发放的当日上午,就被认领一空 调查显示, 唱读讲传 活动群众参与率和满意度分别达到了97.3%和96.9%。抓文化就是塑造人,就是抓发展、抓未来。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重庆科学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抓文化就是塑造人,就是抓发展、抓未来。这些年,重庆 唱读讲传 ,扶正气、祛邪气,凝聚了人心,提振了精气神,并进而带动了文化惠民,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夯实地基。近年来,重庆市财*投入近100亿元,建成了以重庆大剧院为龙头的城市文化设施群,全市大型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71万多平方米,是直辖前的10倍多。每年,市财*还为31个远郊区县各支持3000万元,用于社会文化设施建设,每个区县都有了像样的图书馆、文化馆,多数区县建起了电影院、博物馆。重庆还在全国率先实现村村响起广播、户户看上电视,建成农家书屋9699个,比全国提前一年实现了全覆盖。当前,基层群众文化饥渴,这块阵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去占领,*、黑、灰的东西就会趁虚而入,侵蚀人心。为此,重庆紧抓内容生产这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送电影、送图书、送故事、送戏剧、送展览、送春联到基层,年均送电影18万场,为每个村文化活动室配送图书5000册以上;重点组织创作拍摄电视剧17部、电影10部,其中,《周恩来在重庆》、《国家行动》、《医者仁心》、《解放大西南》等电视剧,荣获国家大奖 正所谓: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这些年,重庆搭建文化平台,提供文化产品,丰富文化生活,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人、感染人、熏陶人,潜移默化地健全了人民群众的思想结构、知识结构,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治方向,也迸发出强烈的干事创业热情。如今, 白加黑 、 5+2 的工作方式对不少重庆人来说,已经不再仅是一种口号,而是一种自觉行动。去年,重庆GDP迈入 万亿元俱乐部 ,增速全国第一;地方财*收入达到2908.8亿元,增长46.1%;商品销售额突破1万亿元,增长30%;利用外资也从2007年的十亿美元提高到百亿。全市呈现出 加快 、 率先 之势。 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也可以变物质。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心、提振精神,为重庆的科学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