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是“工匠祖师”鲁班、“中华科圣”墨子、“造车鼻祖”奚仲等历史名人的故乡。工匠精神,已成为枣庄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
“近年来,我们在加强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同时,借鉴古代优秀思想并提出了‘匠心文化’,不断为职业教育注入文化灵*,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日前,山东省枣庄市教育局局长郝荣平说,为让职业学校学生“赢得未来”,今年他们相继出台了《枣庄市人民*府关于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实施意见》《枣庄市中等职业学校“赢未来”行动计划》等文件,打造职业教育创新“文化高地”,开辟一条独特而有效的职教发展“枣庄路径”。
打造“匠心文化”传承工匠精神
其实,早在职业教育呼唤工匠文化的时候,枣庄市已经把《走进枣庄学工匠精神》搬进了课堂,并且还成立了“班墨奚职业教育思想研究院和工匠精神研究会”。
王洪龄是枣庄职业(技师)学院院长,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职业教育匠心文化。“班墨奚文化其实就是工匠文化,职业教育精神,其实就是工匠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工匠文化发展史其实就是职业教育发展史。”王洪龄说,作为职业院校,更要把工匠精神培育作为职业教育的灵*和目标。
为此,枣庄职业(技师)学院构建了匠心文化四个体系,建设了大师工作室,不断打造名师队伍培育‘工匠之师’,学校的各种平台、展馆、雕塑、文化墙等等,都成了匠心文化教育的载体。枣庄理工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则以奚仲文化为主。校园正中树立着一尊高大雄伟的奚仲雕像,校园里的路名、文化墙也都以校训命名,如笃学至善、崇德尚艺等。
文化离不开新与旧的循环更替,但其精神内涵仍一脉相承。
今年9月28日,中国枣庄第二届辣子鸡美食文化节在枣庄市市中区光明广场盛大开幕。枣庄劳动技工学校派出的代表队,在比赛中一展“绝活”,其色、香、味俱全的枣庄辣子鸡得到大家一致好评,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比赛既很好地将文化、职业教育和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又进一步促进了枣庄辣子鸡烹饪技术的传承,使匠心文化和工匠精神得到充分的体现。”枣庄劳动技工学校学生尚翔深有感触说,今后一定要苦练技艺,提高炒鸡水平,争取拿到金奖,引领枣庄辣子鸡品牌质量的提升。
在加强校园文化外在形式建设的同时,该市职业学校更注重师生内在精神的引领。如枣庄理工学校邀请到“大国工匠、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与青年学生分享了自己匠心筑梦的人生历程,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建设国家。
“通过文化建设和文化引领,将匠心文化思想带进课堂,编入教材,入脑入心,不仅让枣庄的职业学生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而且会让他们将来具有文化气质和职业自信。”枣庄市教育局副局长高玉龙说。
注重技能培养擦亮“金字招牌”
当前,枣庄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时期,不仅需要优化环境、创新驱动、技术升级,更需要人才素质技能的提高,尤其是高级技能人才的“配套”能力,这也是该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先进”起来的关键。
为此,该市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关心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积极与本地的文化、产业、经济密切关联,结合学生的兴趣及就业设置特色品牌专业;另一方面,做到主动对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和枣庄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高效农业、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所需培养人才。
如今,只要提起枣庄的职业教育,不仅学生和家长们放心,而且社会各个企业也都认上了这个“金字招牌”。
“现在我们的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好,在徐工集团实习的学生就有月薪过万者。”日前,峄城区职业中专校长王伟告诉记者,每年的技能大赛结果一出来,直接来学校“抢”人的企业有很多。像电气、焊接专业的学生,有些企业许诺月薪元,都不为所动。
在峄城区职业中专,许多学生都把王福田作为一个努力的榜样。这个级焊接专业学生,屡次在省、市中职组焊接技术技能大赛中获奖。今年6月份,更是在中国技能大赛中获得金奖。正是有了这样的榜样带动,学校才成为枣庄市这个专业的龙头,为目前枣庄市大力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背景下,储备大量人才。
企业、工厂就是实训基地。台儿庄区职业中专专门开办了一个汽修厂,让学生从二年级便实施3个月学习、3个月实训的教学模式,把实际运行作为实训内容,加强学生技能培养。
“这也就意味着,职业院校要多建实训室,而不是实验室。”枣庄市教育局职成教科科长邱艳丽说,在人才培养上,普通教育与职教的区别在于前者重视理论验证的实验教育,后者侧重于技术积累的实训教育。职业人才培育应该在产业发展中“培”,在实践实训中“育”,这在该市已形成共识。
注重顶层设计做好产教文章
近年来,枣庄市围绕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产教融合的*策部署,进一步搭建、拓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平台渠道。
“以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主要包括企业在职业院校办二级学院、企业办订单班、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等形式。学校派学生到企业实习,企业要腾出生产线,安排师傅教,既占用厂里资源,还容易影响到常规生产。”高玉龙说,这种合作容易形成学校‘一头热’的情况。而如果是学校自己做实训基地或企业,投入又非常大,难以维继。
针对这一点,该市积极探索建立“实训车间就是经济实体”校企合作新载体,创新发展在“融”字上下足了工夫。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与山森数控的合作就是就是一个成功典范。作为智能化制造研发企业,山森数控与枣庄科技职业学院联合了成立的“山东枣科智能装备研究院”。由于研究院设在校中,双方合作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里既是科研开发基地,也是产品孵化基地。
校企的这种新合作融合,也让双方成为了真正的命运共同体。山森数控的人员技术研发提升已经放在了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同时,从研究院建设到产品研发,再到承办全国比赛,因为此前的磨合,学院的毕业生也可以直接进入山森数控就业。
像台儿庄区职业中专的汽修厂,在给学生提供实训的同时,也对外开放营业,做到真正面对市场需求,从而让多数毕业生很快找到工作,进入角色,实现了学校企业的“双赢”。
“职业教育和产业是高度依存的,产业需求在哪里,职业教育就要办到哪里,我们要立足整个区域来办职教。”高玉龙对记者说,他们一直在探索一个枣庄职教,尤其是区县职业教育的模式。下一步,将按照在区域价值中建设学校的思路,实现*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的办学模式,引导学校和企业互融共建,利益分享。通过建立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机制,让学生根据兴趣和禀赋,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助力他们“赢未来”。
作者
胡乐彪张达伟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
热点链接
▲转存学习!“十四五”规划和年远景目标建议全文来了
▲鲁昕:“十四五”: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大有可为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做好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相关工作的通知
▲陈子季:强化“双师”素质锻造新时代“工匠之师”
▲关于公布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名单的通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