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枣庄市文化路小学理解为先模式读书交流
TUhjnbcbe - 2021/4/23 17:32:00
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 http://pf.39.net/bdfyy/bdfrczy/
邳州偃武大槐树移民考——年度徐州市社科基金项目

邳州图话-02-:42:56

邳州偃武大槐树移民考

解汝祥

(江苏省邳州市戴庄镇人民*府江苏邳州)

摘要:在江苏北部、山东中部和南部、安徽北部、河南东部和中部以及河北省南部,多年以来流传着明初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传说,困扰着专家学者和广大寻根者。很多寻根爱好者多次到山西省洪洞县寻找传说的祖居地,却次次都是失望而归。研究移民历史的专家学者对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移民传说真实性持否定意见,但又找不到真正的移民源头。笔者通过对邳州市岔河镇良璧解氏始祖碣文研究发现,良璧解氏家族历史脉络清晰,而大槐树移民故事也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真正的大槐树移民发源地就在江苏省邳州市岔河镇良璧村。

关键词:邳州;偃武乡;大槐树;移民;考证

一、大槐树移民传说流传范围和内容。

(一)大槐树移民传说主要流传范围。

互联网时代以前,洪洞县大槐树移民传说流传范围在江苏省北部、山东省中南部、安徽省中北部、河南省中东部以及河北省南部等省市,如今流传范围遍及全国。

(二)大槐树移民传说流传内容。

1、洪洞县大槐树移民传说内容大致如下。

明朝初年,由于元末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全国很多地方“千里无人烟”,唯独山西因崇山峻岭阻隔没有经历战争,也没有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导致山西人口众多,洪武皇帝迁徙山西百姓去往全国各地耕种农田;传说如有不愿意迁徙的百姓必须到洪洞县“燕窝”乡(或村)唐代古寺附近大槐树下去登记,大槐树年代有人说是唐代的,有人说是汉代的,共同点是三棵古槐树,槐树树荫数亩。结果这是一个骗局,凡是来登记的百姓被捆绑双手强行迁走;有些人敲破锅碗,与家人各执碎片,以待日后相认;有些人在小脚趾甲上砍了一刀,以示都是大槐树走出来的人,传说所有洪洞县移民后裔小脚趾都是“瓣状甲”;移民迁徙的时候回头能看到大槐树上的老鸹窝(喜鹊窝);有的移民族谱记载移民发生地在大槐树下枣林庄。这一移民过程共计十八次、前后历时四十七年,从山西到北平、到凤阳,尤其是*河下游地区,迁徙人口超过百万。

2、明初洪洞县大槐树移民至少成为三百多年来汉民族集体的祖先记忆。“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也有版本是“问我祖先哪里来,山西洪洞燕子窝。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上老鸪窝。”还有许多地方文献资料里也写作老鹳窝。

3、有许多移民后裔族谱记载移民原因是由于*河改道造成的水灾以及“红蝇赶散”、“红虫吃人”。传说是有一种红颜色苍蝇咬人导致人们死亡,于是人们纷纷逃难;还有人把元末“红巾*农民起义”比作是“红虫吃人”,甚至有人称之为“洪武赶散”。

4、景大启与“洪洞县大槐树移民”的关系。景大启为清末洪洞县贾村人,光绪年间任山东曹州府(今山东济宁)观城厅典史,相当于观城县公安局长。在观城任满后被其同乡长山县知县刘子林聘为幕僚,后任茌平厅典史,宣统末年辞官回乡,民国初年任洪洞县商务总理。景大启将其在山东曹州府听闻的大槐树移民故事编撰《古大槐树志》刊印发布,并于民国二年与刘子林一起筹集资金,在贾村明代大槐树附近建起茶室、牌坊等。民国五年其参与《洪洞县志》纂修,并大篇幅记载明初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故事”。

(三)大槐树移民传说主要信息总结。

大槐树移民传说具体信息如下。

1、移民迁出地有“三棵古槐树”;

2、迁出地名有“燕屋”、“燕窝”(燕子窝);

3、该地有“老鸪窝”(老鸹窝、老鹳窝、喜鹊窝)发音的地名信息;

4、附近有“枣林庄”这个地名;

5、唐代建造的“佛寺”。

以上大槐树移民传说中记载的所有地点在洪洞县古代地名里都找不到,可见“大槐树移民”传说应该另有来源地。

(四)洪洞县大槐树移民传说质疑。

1、现代有人说“解手”一词来源于明初洪洞县移民传说,其实,“解手”一词早在宋元时代通俗小说里就出现了,比如元代小说《错斩崔宁》中说:“叙了些寒温,魏生起身去解手。”

2、洪洞县移民后裔皆有瓣状甲。所谓洪洞县移民后裔小脚趾“瓣状甲”是由于移民之时被砍小脚趾造成的遗传,纯属无稽之谈,瓣状甲不过是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显性遗传性状,无性别差异,全世界很多人群都会有。洪洞县移民小脚趾被刀砍就能造成其后代小脚趾瓣状甲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3、移民老家在大槐树上的“老鸹窝”。树上的老鸹窝是鸟的家,人类不可能住在树上鸟窝里,“老鸹窝”只能是有关地名类似发音。

4、红虫吃人、红蝇赶散不可能与朱元璋有关系。元末朱元璋参加红巾*并取得*权是得天时顺民心之举,是汉民族赶跑蒙古贵族,对于汉族人来说是实现了两百多年夙愿。明*权建立后组织的十八次移民有主动要求迁徙记载,不会是传说中“红虫吃人”、“红蝇赶散”事件。

5、在景大启任职曹州之前,山西洪洞县根本没有人听说过“大槐树移民”,更没有地方志和洪洞县本地族谱有大槐树移民记载。景大启在曹州府听到的移民故事,又恰恰发生在他所在的贾村具有明显造假痕迹,而贾村明代大槐树树龄被专家测定为约年,年树龄与传说的年前大槐树移民不会有关联,而“唐槐二代”说法更是牵强附会。

(五)各地有代表性的洪洞县移民传说举证。

1、山东菏泽奋堆王《王氏谱序》记载:“始祖原籍山西洪洞县老鹳窝木查村。”移民祖居地名信息是“老鹳窝”。

2、曹县大马王《王氏合谱》记载:“始祖原系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老鹳窝之民。”移民祖居地信息也是老鹳窝。

3、河南民权县《段氏历代世系姓考》载:“洪武三年,奉命由山西洪洞老鹳窝卢家村迁移冀鲁豫三省交界之地。”移民祖居地信息也是老鹳窝。

4、河南内*邢固村《王氏祖碑》称:“山西洪洞枣林村,乃余家祖居也”。移民祖居地名是“枣林村”。

5、署乾隆五十八年的河南太康县潭岗西村《赵氏墓碑》:“始祖讳太,始居山右,原籍洪洞县老鹳巷。”移民祖居地是“老鹳巷”,老鹳巷与老鹳窝应该为一个地方。

6、河南洛阳棘针庄有一顺治九年“明末进士”王氏墓碑的碑文记载:“洛东西凹王氏乃三槐之裔派也,本出自山西洪洞大王庄之支。”移民祖居地“大王庄”,重要信息是“三槐”。传说王氏“三槐堂”祖居地有三棵汉代大槐树。

还有山东滕县*氏族谱称祖先来自洪洞县喜鹊村,江苏沛县孙氏家谱称祖先来自洪洞县喜鹊窝,这应该是因“老鸹”即乌鸦通常被视为不祥之物,而故意改为表示吉利的“喜鹊”。

通过调查发现,流传在安徽南部的“山东枣林庄移民”传说和大槐树移民传说的“枣林村”相同,情节也类似,因此列举几例如下: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田姓支系现存咸丰七年(年)族谱记载“先祖原居山东枣林庄。……先祖怀、贵临别故乡时,叔伯兄弟约定,凡我同宗,皆以三官庙为记。”太和龙口王氏有《王氏宗谱》一套六卷,记载王氏一族于明洪武初年间由山东枣林庄迁徙至太和;阜阳谢氏族谱记载:明洪武二年,庠生谢上略偕侄谢魁顶自山东枣林庄迁居太邑西北之李兴集谢老家武庙。

笔者去年走访安徽某地解氏,他们的说法具有代表性:“明朝洪武初年始祖奉旨到洪洞县大槐树领取移民路费,再迁徙到现居住地。领移民路费的地方叫‘燕屋’,燕子怎么可能有屋?所以那个地名应该是‘燕窝’。离开数里路,回头看迁徙的故乡,只能看到大槐树上老鸪窝。”此说法就是由“燕屋”到“燕窝”,再延伸到“老鸪窝(老鸹窝、老鹳窝)”的演变过程。

邳州市岔河镇良璧解氏,年以前也传说解氏始祖于明朝洪武初年从洪洞县“大槐树老鸹窝(喜鹊窝)”移民而来。年清明为了响应当时岔河乡*府号召,良璧解氏迁移祖坟用于扩建良南小学,在搬迁祖坟石碣过程中发现上面密密麻麻刻满文字,于是邀请专业人士拓出碣文,从而揭开一段尘封近千年家史。解氏祖坟石碣刻于明洪武四年(年),碣文明确记载解氏始祖名讳、来自“洪同古邑”、迁徙路线、淮阳*、立碑人名讳、良璧解姓后人有百家、外迁三个将*名讳、良璧地理位置以及刻碣人王群智等等重要信息。同时根据出土文物,确定解氏始祖生卒年代,推断出解氏始祖于北宋仁宗天圣年间从*而来。可见,良璧解氏虽然是洪洞县解氏后裔,但洪武移民之时已经在邳州定居三百五十余年,解氏是原住民,不属于洪武初年“洪洞县大槐树移民”。

二、洪洞县明朝初年移民可能性排除。

(一)从山西洪洞县地理位置分析,排除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可能性。

山西省洪洞县属临汾市,地处山西省西南部(见附图1:洪洞县所处山西省位置图),山西境内有太行山脉、吕梁山脉与中条山脉,其境内崇山峻岭,交通艰难。太行山脉属断层山,势如刀削,猴子难于攀爬,移民是很难牵着耕牛、拉着牛车随意进出洪洞县的。洪洞县地理位置不在交通要道,很难与大移民有关联。

(二)从洪洞县在山西省地位分析,排除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可能性。

洪洞县是明初平阳府下辖28县之一,既不是府衙又不是州治,并非*治、经济、交通中心,明朝廷的移民路费及物资不可能存放在交通闭塞的洪洞县。全山西省移民到洪洞县领取移民路费没有可操作性,不符合常理,且根本做不到。

附图1洪洞县所处山西省位置图

(三)从地方志记载分析,排除洪洞县大移民可能性。

1、洪洞县古地名信息,排除大移民可能性。

万历版洪洞县志载:“相传旧无城,至明正统十有四年,始奉文创筑土城。”据说新修的这座城还非常简陋。明正统十四年为年,距明朝建立已经过去81年,我们很难想象洪武初年明朝廷如何在这里设立移民机构,如何在这里组织实施移民活动。“宋元以来,都图因时更易,国初洪洞都里旧四坊,统八图,遵教厢,四乡统十都,十都统九十八图。”然后具体记载了各都所统各图名称。在所发现的墓志、碑刻、家谱中,自称祖先来自洪洞县某某具体地方的,都很难与记载的地名对上号。

2、洪洞县地方志记载能够排除其大移民历史。

民国以前洪洞县志及本地族谱从来没有记载过对外移民。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成为“真正故事”开启于民国二年,为景大启所编撰刊印,而大槐树移民“历史”第一次出现在民国六年《洪洞县志》中。现代洪洞县志更是大篇幅记载“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故事,“穿越”得很精彩。

3、明初洪洞县人口信息可以排除其移民历史。

万历版《洪洞县志》载:洪武二十四年(年),洪洞有户,人;永乐十年(年),有户,人;成化八年(年),有户,人。三次户口统计显示户均8-9人。传说的移民*策是“四口之家留其一、六口之家留其二、八口之家留其三”,假如明初洪洞县真有大规模对外移民,那么留守的洪洞人户均不会有八人。

4、广济寺和大槐树的记载可以排除洪洞县大槐树移民。

按照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故事,广济寺应该在古大槐树附近。明万历版《洪洞县志》载:“广济寺,在城北永安里,唐贞观二年建,节年被汾水侵塌,今改徙贾村北,官路西,寺名仍旧。”该记载证明广济寺原址在城北的永安里,并非在贾村,也只字未提大槐树。顺治《洪洞县续志》与康熙《洪洞县续志》也没有任何记载大槐树、老鸹窝以及洪洞县移民信息。而雍正《洪洞县志》记载广济寺条与万历志基本相同,唯后加一句小字:“即今北桥寺旧址。”说明广济寺最迟已在晚明以前迁到另外一个地方。如果明初在广济寺曾经有过大槐树的话,该树是不会与寺一起迁到“贾村”这个地方的;如果大槐树是在“贾村”的话,那么它必不会与明初广济寺有任何关系,即洪洞县现有广济寺和大槐树只能有其一,同时存在就和移民传说不相关。洪洞县贾村民国时期不存在唐代以前槐树,即使有明代槐树也与移民没有关联。而其景区摆放的古树化石更与大移民无关。

5、洪洞县所属平阳府户籍资料记载,可以排除洪洞县大移民。

元至元三年(年)元朝户籍统计资料:元代洪洞县属晋宁路录事司,《元史》卷五十八载:“晋宁路,唐晋州。金为平阳府。元初为平阳路,大德九年(年),以地震改晋宁路。户一十二万六百二十,口二十七万一百二十一。领司一、县六、府一、州九。府领六县,州领四十县。录事司有县六:临汾、襄陵、洪洞、浮山、汾西、岳阳。……”明代洪洞县属平阳府,《明史》卷四十一载:“平阳府(元晋宁路,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洪武元年改为平阳府。领州六,县二十八。东北距布*司五百九十里。”从以上正史记载可以看出,明代平阳府辖区比元代晋宁路范围缩小许多,至元三年(年)晋宁路(平阳路)只有人,因元末战乱,明洪武初年平阳府人数不会超过50万。洪洞县为平阳府辖县,洪武初年洪洞县人口至多六万人,到洪武二十四年人口人,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三万余人。

(四)明朝正史记载排除洪洞县大移民。

通过查阅明代史籍,我们发现明朝移民*策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始于年。洪武初年,朱元璋试图把京师迁到凤阳,开始建设凤阳,而凤阳只是县城,人口规模严重不足,因此四次迁徙人口充实凤阳。后来迁都计划遭到大臣们反对而没有实行,但是凤阳的都城建设没有停止,所以凤阳又被称为中都。这四次移民虽然不是当时国家战略,但根据历史事实,也被列入移民范畴。徐达北伐取得胜利之后,迁徙燕山以北以及沙漠牧民到北平,实质是*屯,目的是巩固明朝廷北方防务,历代大型*事行动后经常会有此类行为。

明初移民*策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始于年刘九皋提出移民建议之后。《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载:洪武二十一年(年)八月,户部郎中刘九皋关于移民的建议:“古者狭乡之民,迁于宽乡,盖欲地不失利、民有恒业。今河北诸处自兵后,田多荒芜,居民鲜少。山东、西之民自入国朝,生齿目繁,宜令分丁徙居宽闲之地,开种田亩,如此则国赋增而民生遂亦。”朱元璋采纳了刘九皋建议并作出决定:“山东地广,民不必迁,山西民众,宜如其言。”之后开始了山西大移民。而山西人口众多,却不是移民故事里传说那么夸张,山西真实人口少于山东,只是山西多山、少耕地,相对来说“民众”。《明太祖实录》一百四十卷有洪武十四年全国各省人口资料,其中山西省人口是人,而山东省有人,山西人口数占山东人口数的77.6%。

根据《明实录》和《明史》记载,明朝移民始于明洪武三年(年),止于永乐十五年(年),历时四十七年,共十八次。其中:洪武年间移民十次,建文年间移民一次,永乐年间移民七次。洪武年间移民四次到凤阳、四次为*屯(一次在大同,三次在北平),剩余两次迁徙方向具体;建文年间和永乐年间的移民去向全部是北平及其附近地区。

1、第一次移民发生在年。《明太祖实录》载:“(洪武)三年,……辛巳,徙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杭州民无业者田临濠,给资、粮、牛、种,复三年。”据《明史》记载分析,洪武二年九月开始在凤阳建中都,凤阳属于临濠府,本次移民目的地应该是凤阳县。

《明史》卷七十七载:“其移徙者,明初,当徙苏、松、嘉、湖、杭民之无田者四千余户,往耕临濠,给牛、种、车、粮,以资遣之,三年不征其税。”

2、第二次移民约发生在或年。《明史》卷七十七载:“徐达平沙漠,徙北平山后民三万五千八百余户,散处诸府卫,籍为*者给衣粮,民给田。”结合徐达北伐结束于洪武二年十二月,移民时间应该在洪武三年后。移民来自燕山以北的边民,移民去向是北平附近的府卫,符合*屯特征。

3、第三次移民发生在年或年。《明史》卷七十七载:“又以沙漠遗民三万两千八百余户屯田北平,置屯二百五十四,开地千三百四十三顷。”此次移民来自蒙古高原所在沙漠地区。

4、第四次移民发生在年。《明史·食货志》载:“(洪武)六年,徙山西真定民屯凤阳。”山西真定即今河北省正定县。

5、第五次移民时间大约在年后。《明史》卷七十七载:“复徙江南民十四万于凤阳。”

6、第六次移民发生在年。《明太祖实录》卷一一0载:“(洪武九年)十一月,徙山西真定民无产业者于凤阳屯田,遣人赍冬衣给之。”本次移民来源地是河北正定县。

以上六次移民事件与山西省及洪洞县大移民没有关联。

7、第七次移民发生在年。《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载:“(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等闲旷之地。”彰德即今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临清即今山东聊城,归德即今济南市长清区,太康即今河南周口市。

《明史》卷三载:“(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泽、潞民无业者垦河南、北田、赐钞备家具,复三年。泽州即今晋城,在洪洞县东南。潞州即今长治市,在洪洞县正东。泽州和潞州移民迁徙方向是往东北方向的河北、山东以及东南方向的周口市,是不可能向西路过洪洞县的。

本次移民与山西洪洞县没有关联。

8、第八次移民发生在年。《明史·太祖本纪》卷三载:“(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冯胜、傅友德率开国公常升等分行山西,籍民为*,屯田于大同、东胜,立十六卫。”东胜卫原是明初设置于托克托县地区的卫所,初设于洪武四年正月,洪武五年七月因*事上的失利被内迁至大同附近。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再次设置东胜左右卫,明洪武二十五年东胜卫在山西大同附近,故本次移民性质为*屯,*屯地点在大同及附近。

据《明太祖实录》卷二二三载:“(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冯胜、傅友德等在大同等地屯田,计平阳选民丁九卫,太原、辽、沁、汾,选民丁七卫……,每卫五千六百人。”本次*屯移民来源于平阳府,迁徙50人,属于在山西省内*屯,与其他省市移民没有关联。

9、第九次移民发生在年。《明太祖实录》卷二二三载:“(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后*都督府佥事李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民愿迁居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等七府徙者凡五百九十八户。”该记载表明山西省内自愿迁徙到河南、河北、山东七府的民户仅仅有户,本次移民人数占明初移民比例微不足道,与传说的大槐树移民没有关联。

10、第十次移民发生在年。《明太祖实录》卷二二六载:“(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山西马步官*二万六千六百人往塞北筑城屯田。”本次移民属于在塞北*屯。

11、第十一次移民发生在年。《明史》卷五载:“(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平,赐之钞,复五年。”洪武皇帝驾崩于年,本次移民行动实际发生于建文四年,建文帝执*四年历史被朱棣掩盖了。

《明史》卷七十七载:“太祖时徙民最多,其间有以罪徙者。建文帝命武康伯徐理往北平度地处之。”

《明太祖实录》卷十二下载:“(洪武三十五年)九月,户部遗官核实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各州府县。”

12、第十二次移民发生在年。《明太宗实录》卷四十六载:“(永乐元年)八月,定罪于北京为民种田者,其于有罪俱免,免杖编成里甲,并妻、子发北平、永平等府州县为民种田。礼部议奏: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布*司就本布*编成里甲……上悉从之。”

13、第十三次移民发生在年。《明史·成祖本纪》卷六载:“(永乐二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平。”

《明太宗实录》卷三十一载:“(永乐二年)九月,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民万户实北平。”

14、第十四次移民发生在年。《明史·成祖本纪》卷六载:“(永乐三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平。”

《明太宗实录》卷四十六载:“(永乐三年)九月,迁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民万户实北平。”

15、第十五次移民发生在年。《明太宗实录》卷五十九载:“(永乐五年)五月,命户部从山西之平阳、泽、潞、山东之登、莱等府州五千户隶上林苑监,牧养栽种。户给道里费一百锭,口粮五斗。”上林苑在北平附近。

16、第十六次移民发生在年。《明太宗实录》卷一四九载:“(永乐十二年)三月,上以其(隆庆)当要冲,而土宜稼穑,改为隆庆州……而以有罪当迁者实之。”隆庆州即北京延庆县。

17、第十七次移民发生在年。《明史》卷七载:“(永乐十四年)十一月,徙山东、山西、湖广流民于保安州,赐复三年。”保安州即今河北省涿鹿县。

《明太宗实录》卷一零三载:“(永乐十四年)十一月,徙山东、山西、湖广流民二千三百余户于保安州,免赋役三年。”

18、第十八次移民发生在年。《明太宗实录》卷一零六载:“(永乐十五年)五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申外山等诣上言:乞分丁于北平、广平、清河等宽闲之地,占籍为民,拨田耕种,依例输税,庶不失所。从之,乃免田租一年。”

从以上移民记录分析,可以看出:

1、十八次移民记录没有提及山西洪洞县移民,也没有提及山西移民到洪洞县领取移民路费。传说“大槐树百万移民”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

2、被移民者是没有田地的农民或是丁多田少的农民、遭受外敌骚扰的边民以及部分罪犯,迁往洪武皇帝祖居地安徽凤阳、北平及附近地区和河南、河北及山东等地,被迁徙者应该说是幸运的,不存在民间传说强制移民情行,还有主动要求移民记载,“洪武赶散”纯属道听途说。

3、十八次移民提及洪洞县所属平阳府五次:第一次(年)为在山西大同*屯;剩余四次移民去向都是北平,平阳府及其所属洪洞县面向全国大移民不存在。

4、平阳府在山西省西南,山西历次移民目的地都是去往东南和东北方向,山西其他各州府移民不可能“反其道”来洪洞县领取移民路费。

(五)从明朝户籍管理制度分析,可以排除洪洞县对外大移民。

明朝初年为加强户籍管理和恢复农业生产,同时方便赋税征收,朝廷禁止民间迁徙。《明史》载:“太祖藉天下户口,置户帖、户籍,具书名、岁、居地。藉上户部,贴给之民。有司岁计其登耗以闻……凡户三等:曰民,曰*,曰匠。”“凡逃户,明初督令还本藉复业,赐复一年。老弱不能归及不愿归者,令在所著藉,授田输赋。正统时,造逃户周知册,核其丁粮。凡流民,英宗令勘藉,编甲互保,属在所里长管辖之。设扶民佐贰官。归本者,劳徕安辑,给牛、种、口粮。又从河南、山西巡抚于谦言,免流民复业者税。”又载:“凡附藉者,正统时,老、疾、致仕、事故、官家属,离本藉千里者许收附,不及千里者发还。景泰中,令民藉者收附,*、匠、灶役冒民藉者发还。”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明朝初年户籍管理相当严格,所有逃难户和流民即使在居住地有了户籍,原籍在千里之内的除限制条件以外的全部发还原籍,所以地方各省也不会擅自迁移人口。

综上所述,流传各地的明朝初年“洪洞县大槐树移民”不是事实,真正的大槐树移民必然另有其地。

三、“大槐树移民”传说需要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考证,即“大槐树移民七要素”。

(一)大槐树移民传说流传范围。

“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在三百年前家谱记载中几乎看不到踪影,清朝中后期以来家谱中才有一些记载。互联网时代之前“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流传范围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河南东部和中部、山东中部、南部及河北南部等地区,流传中心是徐州市。清末景大启任职的曹州府比邻徐州。俗语“无风不起浪”,只能说明这一传说在该地区绝非空穴来风。

(二)移民发生地有唐代或更早期大槐树,并且有树荫占地数亩大槐树(群)。

(三)有古代寺院,传说是修建在唐代的寺院。

(四)移民迁出地有发音为“燕屋”、“燕窝”、“老鸪”、“老鸹”、“老鹳”、“老鸪巷”、“三官庙”和“枣林庄”等地名。

(五)有百万以上人口来源,或地处交通要道,人员往来频繁。

(六)移民与山西洪洞县有关联。

(七)有国家历史记载或地方志记载的移民信息。

结合以上七个要素,符合所有这些条件的只有江苏省邳州市岔河镇良璧村。

四、良璧是大槐树移民发源地具备的必要条件

(一)良璧概况

良璧(良壁)古称良陂,村名方言为“良邳”,据考证良璧是秦汉时期良成县,也是东汉、三国及西晋时期“下邳城”所在地,即良璧是《水经注》记载的“下邳中城”—良城县。良璧位于苏北鲁南两省交界处,地属江苏省邳州市岔河镇,在邳州城区西北方向,良璧现有人口余人,63个姓氏。良璧在民国前属邳州偃武乡。良璧在唐代属兰陵县,《唐书·地理志》记载“十三陂遗址”指的就是良璧。今村周围仍有十三个土墩(陂),其下实为古墓群。村内现有大量历代遗址、遗物,如古槐树、唐贞观年间重建兴化寺遗址和汉代石羊等,良璧村史超过0年。传说良璧曾经有数十处庙宇道观,已经考证出来的有:兴化寺、天齐庙、白衣庵、文昌阁、三官庙、三教堂、三圣堂、火神庙、关帝庙、观音庙、倒坐观音庙、东岳庙、贞姑奶奶庙、子孙堂、领官庙等十五处。一个村有如此众多庙宇存在,充分证明古代良璧人口众多,非常繁华。良璧四面环水,村西是西泇河,古称鸹苍沟、武原水,又称引河、嬴河。《沂州府志》载:“西泇河出费县抱犊山下,东南流经兰山县界,由神峰山城阳作字里老鸪巷至朱家楼入邳境,下达泇口与东泇河水会”。西泇河在马店村转向东,在岔河东北与宋家沟交汇转弯再往南流往泇口。年邳县人民*府实施水利工程改造,西泇河东流汇入东泇河。万历三十二年(年)避*开泇,西泇河成为中运河主要支流。良璧村北、村西有古沂河,民间也称“运粮河”。

(二)良璧有大槐树移民发源地几乎所有信息。

1、良璧村有唐代古寺。据地方志记载:贞观五年(公元年)在良璧东北隅重建兴化寺,元至元十五年(年)再修兴化院(元代改兴化寺为兴化院)石碑现存邳州博物馆。《后汉书》及《三国志》均记载下邳城南有东汉末年下邳相笮融始建“浮屠寺”,其遗址已经在良璧村南找到,有待考古发掘证实。

2、良璧村有汉代槐树。现存古槐树一棵,有关部门测定树龄超过年。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有三棵古槐,南北向一字分布,距离百余米,后被良璧大队和岔河供销社各砍伐一棵,目前仅存最北一棵,该树围长3.85米、高17.5米、树冠直径24米。见附图2:良璧古槐。

附图2:良璧古槐

良璧原住民有“三槐堂”作为家族堂号,也佐证曾经存在三棵古槐事实。

3、良璧村东南有枣林庄渡口。良璧村东南约两公里汶河上有渡口,称枣林庄渡口,为良璧东南出村唯一渡口(见附图3:枣林庄渡口原址),汶河东三百米有古村枣林庄,村落已不复存在,地名登记在村民地籍资料上,现为岔河镇样墩村基本农田,其遗址约七十亩,毁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淮海平原开发”,曾经是邳州王氏居住地。

戴庄镇*石村王氏和铁富镇艾山后村王氏宗谱(修于清同治二年清和月)记载:“……始籍太原,原自前明中叶迁于下邳之枣林庄,有子八人……”。王姓族人明确指定枣林庄就在样墩村北。

咸丰《邳州志》记载:“正德七年闰五月,刘六、刘七围邳州,都漕都御史张缙击败之。东海千户张瀛率锐卒杀其渠帅三人。六等遂从枣林渡邳奔河南”。该段记载证实明代正德七年(年)前在邳州北部存在枣林庄渡口。

故枣林庄渡口遗址

4、良璧有老鸪巷河,其北有老鸪巷桥。

咸丰《邳州志》记载:“梁王城北数十里为良璧,元时兴化院在焉。碑所称栋宇膠葛,楼观栉比。殆明以前一巨镇。旧有僧坊、牙埠,牲畜四至,岁人常巨万。”明代以前良璧人口众多、十分繁华。《邳州志》又载:“(偃武乡)石埠社在城西北,疃上社在其西,有礓石、涛沟二河;石兰社(良璧)在城北少西。”石埠在良璧北偏东方向,距离约十六公里,其西北三公里处西泇河上有唐代老鸪巷桥(民国前在邳州偃武乡石埠社境内),该河被当地村民称为老鸪巷河。老鸪巷桥又称老鹳巷桥(因方言亦称老鸹巷桥),原名中济桥,始建于唐代,再建于明代天启七年(年),明代大桥毁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战争期间,现老鸪巷桥位于原桥址北米,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为郯夏公路重要桥梁之一。老鸪巷桥是老鸪巷河上唯一有记载桥梁。见附图4:老鸪巷大桥。

图4:老鸪巷大桥

6、良璧村北沂河上有“登龙桥”。登龙桥又名石桥,位于良璧村北古沂河上,现有遗址“石桥窝”。根据现存地方志资料,登龙桥是沂河邳州境内唯一桥梁。

古邳州境内多水,桥梁和渡口在水陆交通上优势明显,因此重要的桥梁和渡口容易被人们牢记。

(三)良璧符合大槐树移民传说所有条件。

1、良璧位于邳州市西北,现属邳州市岔河镇,属于大槐树移民传说中心徐州市管辖。

2、良璧现有汉代大槐树,年代前有三棵,树冠遮荫面积约2平方米。三棵大槐树的存在印证了移民传说中大槐树树荫数亩传言,而不是一棵古槐树树荫占地数亩。

3、良璧有唐代寺庙。距离现存大槐树东北方向五百米的兴化寺重建于唐贞观五年(年),又称“大寺”。大寺以北古沂河北岸有北宋时期建造的天齐庙,当地人皆说:“先有河南兴化寺,后有河北大天齐。”

4、良璧在民国前属邳州偃武乡,偃武乡范围大致是邳州市辖区邳苍公路—邳睢公路以西各镇,邳州方言偃武乡发音为“燕屋乡”。移民后裔解读:燕子没有“屋”,只能是“燕窝”,于是就出现了“移民来自燕窝”说法。良璧村西泇河在民间被称为老鸪巷河、老鸪河、老鸹河、老鹳河,因“河”“窝”发音近似,被移民后裔联想为“老鸪窝(老鸹窝、老鹳窝)”,再因“老鸹”是“喜鹊”的方言称谓,又有“喜鹊窝”传言,所有这些名称符合大移民传说迁徙地名。

5、人口符合。

元至元十五年良璧兴化院重建石碑记载人口巨万,而邳州在年*河“夺淮入海”之前人口约万。

《宋史》卷八十五志第三十八载:“淮阳*,同下州。太平兴国七年,以徐州下邳县建为*,并以宿迁来属。崇宁(年—年)户七万六千八百八十七,口一十五万四千一百三十。”户均仅2人,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得到如下记载:“太祖乾德元年……其丁口男夫二十为丁,六十为老,女口不须通勘”,以此来看,可知从宋太祖以来,女性都没有计入户口。按照中国古代家庭构成分析,一般是祖孙三代一起生活,以户均6口计算,推测出北宋崇宁年间邳州(含下邳、宿迁)人口超过46万。《金史》卷八十一载:“皇统二年(年),时邳州土贼啸聚,几二十万,蒲里特*三千,分为数队急功之,贼溃去。”从本次农民起义*规模和被镇压分析,当年的起义*没有组织性,也缺乏战斗力,必然是邳州当地部分农民。起义*人数接近20万,加之没有参与起义的老、弱、病、残、妇、幼、兵、商、士和地主阶层,邳州(含下邳、兰陵、宿迁三县)在年人口约万人,20万户。推测理由:一是金国统治时期的邳州管辖范围增加了兰陵县。兰陵县在北宋崇宁年间是望县,约2.5万户,超过15万口。因此北宋崇宁年间邳州(含下邳、兰陵、宿迁)人口基数应该约10万户,60万人;二是四十年人口自然增长翻番,邳州人口达到约万人,约20万户(从年—年我国人口增长80%可以推断出:四十年人口增长翻番只是保守估计,年之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策无可比性)。到金明昌五年(年)邳州原住民约万,30万户。加之良璧处在兰陵县通往下邳县、宿迁县交通咽喉要道上,人口流动频繁,大规模人员迁徙经过良璧,为移民传说提供更多人口支撑。这是山西洪洞县不具备的人口条件和交通区位优势。

6、良璧现住民大姓解氏始祖来自山西洪洞县。

良璧现住民解姓有0多人,占全村人口半数以上。解姓始祖来自平阳郡洪洞县解家坡,良璧解氏一世祖因“募兵制”于北宋仁宗天圣年间自洪洞县从*到淮阳*(邳州在公元年改称淮阳*),至今约九百九十年。据碣文记载解氏后人自第二世就有外迁,多年来其后裔遍及全国各地,人口以百万计。古人记祖籍都是记始祖来源地,解氏后裔一定会说“始祖来自洪洞县”。同时不排除与解氏始祖一起从*而来洪洞籍其他*人后裔人口更多,影响范围更广。加之姻亲关系,后人以几何倍数增长,其后裔记祖籍来源会有更多人说成山西洪洞县。这是大量移民后裔自称“始祖来自洪洞县”唯一合理解释。

(四)良璧所属邳州市概况

邳州市位于江苏省最北部,年邳州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37位,人口万,为江苏省人口第二大县。邳州北部有三处国家级古人类文化遗址,分别是四户镇“大墩子文化遗址”、戴庄镇“刘林文化遗址”和“梁王城文化遗址”。其中大墩子文化遗址和梁王城文化遗址已经被专家确定为北辛文化遗址,距今约八千年;而“梁王城遗址”附近的“九女墩墓葬”出土文物有“徐王”等铭文,因此梁王城遗址被专家确定为古徐国王城所在地。另有四户镇“凤凰庄遗址”和良璧村出土文物断代超过六千年。以上所有遗址皆位于古沂河两岸,不排除为同一时期文化遗址。邳州自古就是人类聚居区,是江苏文明发祥地之一,邳州志记载为“少昊故墟”。

邳州西北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接壤,北与兰陵县连接,东北与郯城县为邻。邳州古称下邳、邳国,等等。邳州是“江苏北大门”,也是“山东南大门”。“其地北控齐鲁,南蔽江淮,西走梁宋,东俯朐海。魏晋以来为重镇,盖水陆之要冲,南北之襟喉。”邳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邳州,邳州是三国主战场之一,良璧村就是三国时期下邳城所在地(参见《水经注》卷二十五)。

邳州西周至北宋期间历史变迁不多赘述。金太宗天会七年(年)邳州时称淮阳*,属山东西路。金宣宗贞祐三年(年)改淮阳*为邳州,仍属山东西路,-年为山东行省所在地。元朝初年属汴梁路,后属归德府,隶河南江北中书省。明太祖洪武元年(年)为南京中书省邳州直隶州。

邳州境内北部有东西向山地丘陵,其他大部分为平原,邳州各地海拔多数在21—25米,地势低洼平坦。境内河网密布,属*淮水系。沂水、武原水、汶水、武水、故*河(古泗水)穿境而过,河湖纵横交错,水网密集。山东省西南有微山湖,南有古泗水,向东流经台儿庄进入邳州境,经过梁王城遗址向东南流,再东去汇入骆马湖。邳州古称“洪水走廊”,邳州地名多和水有关,充分说明邳州地理状况。水塘边有高地才适合居住,因此邳州地名带“墩”字的也很多,明嘉靖邳州志记载有七十二个带“墩”字的古地名。

邳州境内北部有东西向分布山地丘陵,其他大部分为平原,土地肥沃,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尤其在公元年到年的年时间里,*河“夺淮入海”造成境内水灾严重,*泛区陆路交通受阻,邳州是山东与南方陆路交通枢纽也是运河水道必经之地,交通地位尤其重要。良璧位于邳州西北,海拔29—31米,是邳州平原地区海拔最高村之一。邳州最北部是四户镇,地方志记载为“四湖”,其境内有沂河,每到汛期,良璧村北沂河“登龙桥”为陆上交通咽喉。

五、良璧是大槐树移民发源地论证

邳州在金代经历两次人口集中迁徙,途经地点都是良璧,鉴于老鸪巷河、大槐树和枣林庄都在偃武乡境内,因此为了与传说的“燕屋大槐树移民”比对,把这两次人口迁徙统称为“偃武大槐树移民”。

(一)第一次偃武大槐树移民,是*河“夺泗入淮”和“夺淮入海”造成难民北上

*河在年至年以淮河河道作为出海口。根据史料记载,*河曾有数次侵夺淮河流域,但为时较短,对淮河流域改变不大。唯年第四次大改道后,淮河流域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和山东西南地区成了*河洪水泛滥地区。*河长达年的侵淮,使得淮河流域水系发生重大变化,也给*泛区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书经·禹贡》载:“九河既道。”说的是远古时候古*河下游分九支入海。到齐桓公元年(前年),“九河”已“塞其八流”。而曾经的*河九河形成的水系仍然遍布下游地区,邳州就是典型*泛区水系。古邳州有南北两条泗水,年*河改道之后,泗水又称*河。

正因为*河改道造成严重灾害,才导致深受河水之害的先民大量逃离家园。通过史籍资料分析,第一次移民时间段是公元年至年,人员来自于金国统治时期的*河两岸的邳州及附近地区,具体分析如下。

1、*河决口史料记载

《宋史·高宗纪》载:“建炎二年(年)冬,杜充决*河,自泗入淮,以阻金*。”《五行志》载:“金明昌五年(年)河决阳武,注梁山泊,复分为二。一合北清河入海,一合南清河入淮。”“自建炎二年以后终金之世,率皆分支,南下徐、邳。迄元至元二十五年(年),始改趋陈颖(古地名,在河南省),经徐、邳凡百六十一年。”结合*河“夺淮入海”历史可以看出,年北宋名将杜冲决*河水阻止金国*队造成的灾害只是暂时的,对下游造成影响不是很大。而造成灾难性后果的*河水患开始于金明昌五年以后。这是偃武大槐树移民(实为难民)逃离邳州的起始时间点。

2、邳州人口锐减史料记载

《金史》卷二十五志第六载:“邳州,中,刺史。宋淮阳*,贞祐三年九月改隶河南路。户二万七千二百三十二。县三:下邳;兰陵;宿迁。”贞祐初年(年)户籍统计资料显示只有户,户数比金明昌五年减少约27万户、余万人。据邳州志记载:绍兴十年(年)宋金决战于邳州泇口镇之后,到贞祐初年(年)七十余年,邳州没有发生战争,除*河水灾外,没有发生其他大的自然灾害,可见邳州人口锐减原因只能是*河水患。因此,*河改道邳州造成邳州难民逃离时间段为年到年之间,第一次“偃武大槐树移民”最确切时间段应该在年至0年。

《邳州志》载:*河决口后,邳州大部积水丈余,即平地积水三米多深。*河之水由山东微山湖方向而来,北部有古沂河、中部泗水、南部泗水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再汇入骆马湖。每当水灾来临,西、南、东三个方向皆是洪水,人们大多数选择向北逃难,逃往地势高亢的山东省中北部。难民选择逃往山东中北部另一个原因是:当年的山东是最富裕地方,相当于现代的长三角地区。《金史》卷一百十七载:“虽然,陛下必欲去归德,莫如权幸山东。山东富庶甲天下,臣略有其地,东连沂、海,西接徐、邳,南扼盱、楚,北控淄、齐。”可见,水灾期间,徐州、邳州等地深受其害,先民们只有逃往山东中部北部才是最佳选择。

3、良璧附近金、元时期消失古村落佐证

第四次*河改道之后良璧附近消失古村落如下:台前庄,位于良璧兴化院东北二公里,始建于西汉,面积40亩;小台子,位于良璧兴化院东一公里,始建于西汉,面积25亩;谭王庄,位于天齐庙西,始建年代不详,面积30亩;无难庄,位于良璧东三公里,始建于隋初,面积50亩;皇甫村,位于兴化院西,始建于唐初,面积70亩。这些古村落位于良璧古沂河两岸,海拔高度相对较低,消失于金元时期。邳州其他地区受到的水害可想而知。

4、移民途经良璧*河北岸枣林墙

良璧村北古沂河,后被当地村民称为“*河”。河上有“登龙桥”,又称“石桥”。年*河改道之前,该段古沂河消失,该河道现已被改造成良田,只有遗迹“石桥窝”,石桥窝地名记载在十组地籍册上。良璧村沂河北岸千百年来有一道野生酸枣树形成的天然屏障,被称为“枣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砍伐时其长度超千米,枣树直径约十厘米。《邳志补·物产》载:“酸枣,树小实酸……一名橪,《说文》:橪,酸小枣,丛生。邳多生于断岸荒芜,其仁入药。”酸枣树是丛生植物,其树干和枝条长满一寸多长硬刺,只要长成很难逾越,形成天然屏障,正如一堵墙壁。而其生命力特别顽强,无论是刀砍和火烧,来年依然会茁壮成长,所以良璧人也把这段“枣墙”称之为“枣强”。年*河改道邳州,先民们家园被*河水摧毁,庄稼失收,田地被河水侵占,人们被迫逃离故土。逃离的路线就是从邳州各地沿官道北上,途经良璧大槐树、登龙桥,而*河(沂河)水面宽阔,只有*河北岸“枣林墙”为难民指明道路,防止人们跌落河中,这段枣墙成为难民“救命墙”。“河北枣强”因此深留在难民及其后裔记忆中,后来有了“河北枣强移民”传说,同时山东、河北等地开始出现“大槐树移民”传说。

第一次“偃武大槐树移民”造成邳州原住民减少约余万,邳州户数由约30万户,减少到户。移民方向是从邳州附近向山东北部、河北,乃至东三省迁徙。

(二)第二次“偃武大槐树移民”是金国*队和“红袄*”战争造成的难民南下

红袄*是指中国金末山东、河北等地农民起义*。十三世纪初,金的辖地日削,女真贵族和各族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压迫更加严重,山东、河北等地农民纷纷起来反抗。年春农民起义*皆穿“红袄”,史称“红袄*农民起义”。传说起义*要求所有人都参加起义*,对于不参加起义的农民实行“屠杀”,加之金国朝廷妖魔化起义*,导致大量河北、山东农民举家逃离家园,这就是传说中的“红蝇赶散”、“红虫吃人”事件。

第二次“偃武大槐树移民”经历两个阶段。

1、河北和山东等地难民南下逃往淮河以南。

该阶段是“红袄*”进攻大金国取得阶段性胜利,本阶段显著特点是河北、山东等地难民南逃,在邳州表现为人口锐减,邳州户数由户减少到户。

咸丰《邳州志》记载:“贞佑初,邳有民两万七千户。”《金史》记载:“兴定二年(年)……累经残毁,至于邳、海尤甚。海之民户,曾不满百,而屯*五千;邳户仅及八百,*以万计。……”邳州在年人数约16万人,到户数锐减到户,约0人。可见*河水灾后剩余原住民因为红袄*与金国*队战争大多数逃难离开了。咸丰《邳州志》载:“贞祐三年,红袄贼数万破邳州岗子崮(在良璧东北方向约三公里),得船数百艘,将夸河为乱”。

从以上史料记载不难看出,本次大移民特点:先是年山东、河北各地灾民南逃;再就是年红袄*攻打邳州,邳州百姓也加入逃难大*。-年是大批战争难民逃离时间,老鸪巷河以西的山东难民从河西经过老鸪巷桥,然后沿着河东岸南下到良璧。老鸪巷河到沂河之间的难民也会奔良璧“登龙桥”而来。

地方志记载:良璧北门有善堂一处,建于北宋初年,建筑面积平方米;西门有善堂一处,建于北宋中期,建筑面积平方米。邳州仅有十五处善堂,良璧独占其二,充分证明古代良璧重要性。两处善堂和兴化院、天齐庙等寺庙必然作为朝廷安顿难民的处所。良璧有多棵粗大茂密古槐树给难民留下深刻印象。由于枣林庄渡口船少人多,难民必然在良璧等待数日,一旦有渡船可以摆渡,难民们出东门,沿村东“五叉路”、经宋家沟木桥,去往东南方向的枣林庄渡口。通过枣林庄渡口,难民去往邳州腹地。邳州中部、南部有*河(泗水),有些人渡过*河,逃往南宋*权管辖的淮河以南;有些人向东逃往海州;有些人向西逃往河南省方向。时间过去数百年,移民后裔只留下部分记忆:有人记得偃武乡老鸪巷河(桥);有人记得偃武乡大槐树;有人记得“山东大槐树”;有人记得古寺庙;也有人记得“山东枣林庄”。*河在邳州中部、南部,而枣林庄和大槐树都在其北,也有移民后裔记成了“河北枣林庄”和“河北大槐树”。显然“河北”指的是“*河以北”,而不是今天的河北省(明朝及以前没有河北省)。山东枣林庄就是“河北枣林庄”;“偃武大槐树”就是“山东大槐树”,也是“河北大槐树”,指的都是良璧村三棵古槐。徐州以及附近地区移民后裔对大槐树记忆深刻,才有了“大槐树移民”传说,这就是该传说流传在以徐州为中心广大地区的原因。

邳州在金国统治期间属于山东西路,有的移民后裔把“山东枣林庄”五个字深深的印在脑海中,为寻根提供记忆密码。殊不知几百年后曾经的“山东枣林庄”划归了江苏省版图,从而造成移民后裔寻根找错地方。

本次人口迁徙相关的移民传说有:偃武大槐树移民传说、山东枣林庄移民传说、山东老鸪巷移民传说、山东大槐树移民传说、河北大槐树移民传说和河北枣林庄移民传说等。所有这些移民传说实质上都是“偃武大槐树移民”。数百年后又被讹传成“洪洞县大槐树移民”。

流传在良璧的“大槐树移民”故事明显不同于其他地区:当年移民之时,在大槐树下村民们聚餐数日,家家户户杀猪宰羊,连续数天夜夜灯火通明,到处是哭声震天。现在看来,当年逃难之时,难民多渡口小,摆渡需要数天时间,山东南下的难民们在良璧停留了数日。良璧的原住民逃离之前把带不走的家畜家禽宰杀,招待亲朋好友,生离死别的夜宴最伤心,而槐树下过夜的难民更可怜。

本阶段大槐树移民主要来自河北省以及山东省,人口约数百万,其中包括曾经逃避*河水患的原邳州人,人员迁徙方向是由北向南,经过邳州后分散到淮河以南和西迁。

2、沂州民老幼尽数迁徙到邳州

该阶段表现特征是移民迁入邳州。在咸丰版《邳州志》中有相关记载。“贞佑二年(年)时山东、河北诸郡失守,唯真定、清沃、大名、东平、徐、邳、海数城仅存”,当时的邳州还处于金国朝廷控制范围。《金史》卷一百八载:“兴定元年四月,济南、泰安、滕、兖等州土贼并起,肆行剽掠,(候)挚遣提控遥授棣州防御使完颜霆率兵讨之,前后斩首千余,招降伪元帅石花五、夏全余*壮士二万人,老幼五万口。”《金史》卷十五载:“(兴定二年四月)戊午,红袄贼犯徐、邳,行枢密院兵大破之”。

《金史》卷十五载:“(兴定三年六月)丁亥,命防御使徒单福定等,帅所部义*与沂州民老幼尽徙于邳。……秋七月丁酉,籍邳、海等州义*及胁从归国而充*者,人给地三十亩,有力者五十亩,仍蠲差税,日支粮二升,号‘决胜*’”。严格意义上的“偃武大槐树移民”指的就是这段移民历史。

根据地方志和《金史》记载分析,公元年在邳州先民几乎逃尽的情况下(剩余民户仅及户),金国朝廷在兴定三年(年)六月初六日把原沂州所有人以及归降的起义*迁徙到邳州。移民之后,七月份就把移民编入*籍,安置了他们的生活,给予了土地和口粮。

根据*河水灾以及邳州*土层淤积分析,移民安置地点应该在良璧及附近。理由如下:良璧古城一直使用到民国时期,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才把古城墙推倒,且良璧有大、小两座城,能够容纳数万移民;邳州西北部多山地、丘陵,且土壤肥沃,适宜移民在水灾期间生产生活。

3、邳州移民后裔再迁徙

两次移民之后的数百年来移民后裔繁衍生息,以邳州良璧为中心的偃武大槐树移民后裔不断向四周扩散。由于邳州尚有北宋时期来自平阳郡洪洞县籍*人后裔(其中解氏明洪武四年有百家),这些原住民会说“始祖来自洪洞县”,因姻亲关系,代代相传,且原住民居住在经济贸易中心区,拥有更高社会地位和话语权,从而影响千千万万移民后裔认定自己始祖迁出地也是洪洞县。

偃武乡、老鸪巷、大槐树、枣林庄和河北枣强都是真实存在的,都与邳州偃武乡良璧村有关,她们是“五位一体”的存在,彼此印证移民事件。前述几乎所有移民后裔记载的家谱信息都能与良璧吻合,可见真正的大槐树移民事件发生在江苏省邳州市岔河镇良璧村。

六、综上所述:“偃武大槐树移民”发生在江苏省邳州市,且是一个概念五种内涵

第一种含义是*河“夺淮入海”造成的难民北上,时间是年到年之间,移民来自邳州,人数超过百万,移民主要迁徙到山东和河北等地,相关移民传说是“偃武大槐树移民”和“河北枣强移民”。

第二种内涵是战争难民外逃。该类移民后裔遍及大半个中国。

第三种内涵是指金国朝廷组织的沂州移民迁入邳州。时间是年六月初六,执行者是防御使徒单福定。这是最严格意义的“大槐树移民”。

第四种“大槐树移民”指的是在前三种移民迁徙之前和以后的岁月里途经“老鸪巷河-良邳大槐树-枣林庄渡口”的难民。

第五种是伪“大槐树移民”,指的是不属于大槐树移民范畴的人们,却按照其他人说法也说成是大槐树移民后裔。

年移民之前和年之后数百年发生的“大槐树移民”人数应该更多,不再详细阐述。

途经古邳州偃武乡两次移民来源不一、去向不同,造成移民后裔记忆重点各不相同,各个地方却有类似移民传说。但是偃武乡“老鸪巷河—唐代古寺—大槐树—枣林庄渡口”是移民迁徙旅途共同记忆。

无论是“偃武大槐树移民”、“山东大槐树移民”、“山东老鸪巷移民”、“山东枣林庄移民”、“河北大槐树移民”、“河北枣林庄移民”、“河北枣强移民”,都发生在金国统治时期的邳州偃武乡良璧及附近,这些移民传说不是各自孤立事件,而是相互佐证真实历史。

许多难民后裔把始祖迁入时间确定为明朝初年,是因为明朝以前,朝廷严禁民间修谱立碑,只有朝廷和王公贵族才有资格编修家史。直到明朝建立,朝廷允许民间修谱立碑,这就是各地民间能够见到明代石碑而很少见到宋元时期石碑的原因。后因各种原因导致祖碑毁损,族谱失落,移民后裔很难掌握始祖迁徙完整信息,只能凭借部分信息修订族谱,导致宗谱信息记录不准确。

因为“沂州民老幼尽徙于邳”,加之邳州自古就是人类聚居地,所以“偃武大槐树移民”后裔寻根地在江苏省邳州市,大范围在以邳州为中心的苏北和鲁南地区。近几年已经有许多人在邳州附近找到自己的祖根。比如安徽蚌埠的倪姓依据“山东枣林庄”移民传说对接了兰陵县兰陵镇横山村倪氏(距离良璧不足30公里);江苏睢宁颜氏按照“洪洞县大槐树喜鹊窝”移民传说对接了岔河镇颜家村颜氏;山东滕州解氏依照“徐州大槐树燕窝”移民传说对接了邳州良璧解氏;安徽阜阳邹氏依照“山东枣林庄”移民传说对接了邳州邹氏。前文所列河南洛东西凹王氏和山东鱼台王氏明显就是邳州枣林庄王氏一脉,都是“三槐堂”王氏;菏泽奋堆王氏和邳州奋墩王氏应该是一家人;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田姓支系,记载山东枣林庄和三官庙,显然就是来自良璧。

不论是“大槐树难民”迁出,还是“大槐树移民”迁入,其主要特点都是举家迁徙,甚至是十几户、几十户人家一起迁居他乡、定居一处,而几乎所有移民后裔家谱记载都是:始祖为一人或者兄弟几人明初奉旨迁入,可见其家谱记载信息与事实不符。

曾经见证过移民迁徙旅程的偃武乡、枣林庄、大槐树、老鸪巷、兴化寺和“河北枣强”在苏北大地上等待着远方的亲人。

参考文献:

[1]《明史》、《明实录》

[2]《宋史》

[3]《金史》

[4]《元史》

[5]《邳州志》

[6]《洪洞县志》(万历年间)

[7]《兖州府志》

[8]《枣强县志》(康熙年间)

基金项目:年度徐州市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20XSZ-。

转发本文意在弘扬传统文化,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研究者的辛勤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4/23 17:32:00
北京中医皮炎医院 http://m.39.net/pf/a_6171978.html

为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打造终身学习型教师,检验寒假教师读书成果,总结交流读书经验;

2月28日,文化路小学举行了教师读书交流会,会议由魏校长主持,4位优秀教师代表上台汇报读书收获。

李鹭鹭老师认为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理解为先”模式具有以下3个突出的优越性:

1.逆向教学设计2.强调“理解”为先3.单元整体设计。

“理解为先模式”主张逆向设计,强调规划先于教学,教学应先确定预期的学习目标;

再根据学习目标确定合理的评估方式,用于考核学生是否真正理解;

最后再综合考虑学习目标和评估方式来规划相关教学活动,这与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备课形式不谋而合。

谢晓艺老师以《平均分》为例展示了如何把从本书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

在设计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时,不只是对照课本、课标、教参、学习设计等将本单元的知识罗列;

而是从整体出发,将整个单元的内容重新规划排序,深入浅出。

好的单元设计不

1
查看完整版本: 枣庄市文化路小学理解为先模式读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