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3分钟阅读
作为山东省第4个直辖市,建市之初,枣庄市依靠丰富的煤炭资源,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大力发展工业经济,诞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家民族股份制企业——中兴公司,创造了一段辉煌的民族工业历史,“工业基因”深深融入城市发展之中。进入新世纪,枣庄市在工业之路上求进求强,大力推进工业转型振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智能制造迅速发展,被列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成功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初步趟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子。
当前,枣庄市正围绕“先把枣庄经济搞上去”目标定位,深入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积极构建“6+3”现代产业体系。通过“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到年末,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家,工业投资、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亿元,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达到6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个。全市限上批零住餐企业达到家,网络零售额达到亿元。全市旅游消费总额达到亿元,新创建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个、五星级酒店1个,建成健康养老项目23个以上。枣庄市明确了攻坚突破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制订了优惠*策、营商环境“双20条”。在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产业链集群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梯次培育扶持、智能制造战略实施、“双招双引”提质提效、产业园区集约发展8个方面实施攻坚突破。借助“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枣庄市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一项一项抓攻坚,一个一个求突破,一步一步把蓝图变为现实。一
靠规划引领集群
“6+3”现代产业体系是枣庄市产业发展的总规划,产业只有集群集聚发展,才能形成规模优势,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清晰定位、目标和路径,加大市域产业统筹力度,重点完善7个省级以上开发区、4个化工园区及5个工业集聚区布局规划,争取用3到5年时间,形成“产业雁阵”。规划落实中要细化路径、分线作战,做细行业规划、绘好产业图谱。同时,探索建立有利于开发区快速发展的经济核算体制,加强与国内外先进开发区的交流合作。
二
靠龙头带动集群
坚持以大带小、上下联动、协作配套,围绕龙头企业打造全产业链条,链主企业与配套企业一起抓、沿链招引与关联拓展一起抓、产业项目与服务平台一起抓,持续补链强链延链,营造既有大树、又有森林,既有灌木、又有小草的“热带雨林”。大力实施“领航型”企业培育计划,重点培育30家龙头骨干企业、30家创新成长型企业,力争5年内营业收入过百亿的企业达到4家、过50亿的10家,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规模和品牌优势突出的领*企业。
三
靠技改提升集群
产业集群既要无中生有,也要有中生优。只有落后的企业,没有落后的产业,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降本增效,同样能够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像正凯纺织,依托工业互联网,实现了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的华丽转身,抢占了发展制高点。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枣庄市产业发展新亮点,要坚定不移推进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全力打造京沪廊道智能制造高地。
四
是靠园区承载集群
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发展,将园区打造成为工业强市主战场、产业兴市主阵地。园区能够降低配套成本、集聚生产要素、有利产业集群发展。要坚持专业化、特色化、差别化发展,每个园区都要明确主导产业,什么有优势就做什么,哪个成熟就抓哪个,做就做到极致,做成全国一流。要创新“飞地”“飞企”模式,用利益分享机制消除行*壁垒,促进区域联动、要素流动、产业互动,确保今年取得实质性突破。以园区为依托、以“飞地”促集群,为产业做强、园区做优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枣庄在市级层面,围绕中心城区建设,加快推进产城融合、产城互动,支持枣庄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和承载力。县级层面,支持滕州做强做大,争当全省县域经济排头兵,实现全国百强县位次前移;支持山亭、台儿庄突出优势、奋力赶超,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镇级层面,抓好乡村振兴示范镇、特色镇“双十镇”建设,加快新型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各具特色的现代化镇域小城市和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枣庄因工业而立,因工业而兴,三年攻坚突破行动,枣庄将因工业而强,未来可期。作者:肖洋,北大纵横枣庄运营中心主任
作者更多文章阅读
甲醇定价机制研究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所有原创作者↓↓↓
纵横作者小赏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