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枣庄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
TUhjnbcbe - 2021/6/26 16:34:00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140323/4359087.html

全文字数:字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今年是建*周年,也是枣庄建市60周年。在*的领导下,枣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枣庄聚焦先把经济搞上去,新时代现代化强市之路越走越宽广。

科技创新资源型城市新旧动能转换“枣庄方案”
  实施新旧动能转换以来,枣庄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迈出资源型城市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枣庄市坚持把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突破口,先后与4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搭建了浙大(山东)工研院、北理工鲁南研究院、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等一大批创新平台,全市技术创新联盟、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发展到个,90%以上的规上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入列全省首批创新创业共同体。发挥高铁经济对创新资源的虹吸效应,在新城南部规划建设15平方公里的鲁南科教文化创新示范区,统筹布局枣庄学院新校区、互联网小镇等一批重大科技、教育、文体和创意项目,全力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区、示范区。年,枣庄顺利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创建评审,作为第三批示范区报国务院审批,创新发展的溢出效应逐步显现。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产业。对标省“十强”产业,枣庄立足自身产业基础、资源禀赋,鲜明提出打造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目前,高端装备产业已经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高端化工产业链条正从甲醇、煤焦油向烯烃、醋酸等下游延伸;新材料产业方面,加快智光产业园建设,打造光棒、光纤、光缆、光元器件一体发展的光通信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的锂电产业形成了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制造到锂电池和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等完整的产业链条;医养健康产业形成以华润三九、海王医药、康力医疗为代表的骨干企业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鲁南大数据中心、滕州大数据产业园为载体,吸引聚集了阿里、百度、浪潮等大数据企业余家。
  今年以来,新一届市委、市*府强化科技创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出深化“*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精准对接,努力将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标准提升创新平台。充分发挥浙大(山东)工研院、中科院高能所联合研发中心、中建材科创新材料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作用,力争转化落地重大科技成果10项以上。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建设枣庄创新研究院、枣庄科教创新示范园,年内新增院士工作站、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实验室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个。借助先进地区的创新创业资源,探索设立一批异地孵化器,实现项目“孵化在外地、转化在枣庄”。
  高质量培育创新主体。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策,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支持行业骨干企业开展现代工程技术研发等,实施重大科技专项10个。积极落实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年内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高水平引进创新人才。深入实施“枣庄英才”集聚工程,争取年内柔性引进“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人以上。

四区同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枣庄篇章”
  枣庄是山东的“南大门”,素有“鲁南粮仓、林海果园”之称。枣庄市委、市*府统筹推进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四区同建,强力推进乡村振兴。
  科学谋划“好路子”,乡村产业更加兴旺。枣庄通过推行“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模式,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创建了台儿庄涛沟河等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11个、农业产业园9个、产业强镇18个、农业龙头企业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家、家庭农场示范场家。
  着力培养“好头雁”,乡村人才更加充盈。枣庄实施乡土人才培育示范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程,去年以来,累计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人、现代农场主人、农业经理30人、高素质农民余人。
  倾情培育“好乡风”,乡村更加文明。枣庄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挖掘传承具有鲁南特色的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和传统文化。启动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传承乡土味道,留下文化根脉。去年以来,全市共开展送戏演出场,覆盖率达到91%。建成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个。全市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个、分中心65个、实践站个、志愿服务队支。
  系统打造“好环境”,乡村生态更加宜居。枣庄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全市建成美丽乡村个,正在创建的个,建设了不同风貌、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示范片区33个。市中区、高新区已全部建成美丽宜居乡村。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累计新改厕所40.9万户,户以上自然村建设公厕个,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村庄个。探索建设生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建强培优“好班子”,乡村治理更加有效。全市以“村村都有强书记”为目标,深化农村*组织带头人优化提升“1+X”制度,全市共选派、招聘*组织书记余名,调整配强村*组织书记名,选派第四轮第一书记名。全市*组织领办合作社个,合作社为村集体增收0元以上的行*村达个,有的村增收达10万元。
  乡村振兴成为脱贫攻坚重要路径。枣庄4.1万户9.2万享受*策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人均纯收入由年的元增长到年的元。
  今年,市委、市*府开展“山水林田大会战”、创建示范镇、特色镇“双十镇”,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协同有序推进“五个振兴”,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促进农业发展更可持续。坚持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服务平台作用,大力培育以绿色、生态、智慧为导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新认定生态种植园、养殖场50个,确保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6%以上,建设百亩级以上智慧农业产业园10个。促进乡村环境更加宜居。坚持村庄连片改造、环境连片整治、风貌连片提升,以环湖、沿路、绕园为重点,高水平规划、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示范片区,创建美丽宜居乡村省级示范村14个、市级示范村50个。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成清洁取暖改造5万户,培育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0个。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文明村镇建设,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和惠民殡葬改革,着力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大力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民俗生态博物馆、乡村博物馆、历史文化展室,保护乡村风貌、体现乡村风情、留住乡村味道。充分发挥村*支部的*治组织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力争年内45%以上的行*村实现*组织领办合作社,75%以上的行*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

项目为王京沪廊道智能制造“枣庄高地”
  今年3月,枣庄市委、市*府决定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培育“6+3”现代产业体系,打造高端装备和高端化工2个千亿级、新材料1个五百亿级、新能源和新医药2个三百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雁阵”。
  项目建设是培育“6+3”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最重要的抓手,是推动枣庄转型跨越、赶超发展最有力的支撑。“以项目论英雄、以项目论成败”成为枣庄人的共识,全市掀起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
  3月18日至19日,市委书记陈平率团赴北京开展招商活动,成功签约4个项目,涵盖高端装备、高端制造、金融等多个领域。
  4月15日至17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宏伟率团到珠三角开展招商活动,先后在深圳考察了正威国际集团、保利新能源科技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等多个企业,希望能在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将更多引领性强、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的项目布局枣庄。
  枣庄各区(市)、市直各部门也都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历尽千辛万苦、千方百计招引大项目、好项目。据统计,一季度,全市新签约过亿元项目72个,总投资突破0亿元,与联想控股合作投资亿元的联泓新材料等一系列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为了让项目尽快落地,枣庄在全省率先出台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制度,实行“一个项目、一个帮包部门、一名推进专员、一个推进方案、一跟到底”的“五个一”项目服务推进机制,及时梳理化解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为项目建设提供“一对一”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枣庄筛选了78个省级重点项目,由78个部门负责帮包,每个帮包单位选派*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熟悉经济及项目管理工作的县级干部作为项目推进专员,下沉项目一线,实行驻场帮包,直至项目建成投产。 今年以来,枣庄市发改委先后召开重大项目建设联席会议2次,梳理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堵点问题38个。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市省级重点项目开工65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77个,累计完成投资.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4%,GDP同比增长15%。

编辑:《枣庄通讯》编辑部

来源:大众日报

“枣庄改革*研”

1
查看完整版本: 枣庄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