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大暑节气了,枣庄人有在这一天喝入伏羊肉汤的食俗,且有“喝下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
俗话说“热在三伏”,此时,当年的雏羊正当青年,膘肥体健,肉嫩味美,趁着暑热,喝上一大碗羊肉汤,通身大汗淋漓,之后,犹如久病初愈,周身畅快,神清气爽,婉若又一新人。当地人介绍说,山羊吃百草,百草既百药,百药入羊肚,药效在羊身。吃了山羊肉,百病不缠身;喝了羊肉汤,不用医生开药方。据《本草纲目》记载:山羊味甘、性热、无*,主治暖中、虚劳寒冷,补肾益气、镇静止惊、止痛,益养产妇,可开胃健力,医治五劳七伤。而实践证明,入伏后吃伏羊更是人们追求健康美食的正确选择。山羊在伏天吐故纳新,净身排汗,其肉味更纯正,滋补降温、益肾强身之功效更加明显。因此,“吃伏羊”便成了枣庄重要的饮食习俗。
“吃伏羊”不单单是枣庄一个地方的食俗,中国从南到北,各个地方都有羊的养殖,因此吃羊肉喝羊汤是很多地方人们的爱好。但是这么大的跨度,在气候、植被上巨大差别,羊的品质也存在巨大差别,但这个差别不是好与坏的差别,而是风味上的不一样而已。
各个地方烹羊的方式也不一样,华北和中原比较喜欢熬汤,江南浙沪比较喜欢白切或红烧,西北喜欢烤制炖煮,西南喜欢吊汤吃粉。味道各有千秋。
要说羊汤那个地方好喝,很多网民在网上说最好喝的是枣庄羊肉汤!为了排除地域偏见,咱们先列举一下各地羊汤特色。
1.华北平原闻名全国的单县羊肉汤,是一个代表:
熬制方法:大锅炖煮羊骨,同时放入一些羊油、羊脑,大火炖煮小火慢熬,不仅把羊骨的浓白熬出来,同时把羊油熬成油脂,融入汤中。
选羊:主要用苏鲁豫万交界地带的青山羊。但近几年纯正青山羊量根本供不上,大部分已经开始用河北、山西北部育肥绵羊替代。
特征:浓白、略稠、香味十足
缺点:有轻微油腻感。
2.华北平原个别小地方的羊汤:
熬制方法:羊骨下锅熬制,羊肉一起炖煮。汤浓,但并不是非常白,略显浑浊。
选羊:青山羊为上等,但依然在用育肥羊作为替代。
特征:原汁远味,冲汤,碗底放盐、鸡精、胡椒粉,搭配蒜*、香菜。主食配当地特色烧饼。
3.简阳羊肉汤
熬制方法:跨度比较大,简阳离华北平原几千公里,味道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先用羊骨熬汤,熬到浓白;肉煮熟捞出切片。
出菜方式:这是最大区别,简阳羊肉汤,我可以归纳为:回锅羊肉汤,就是国内下羊油或植物油,葱姜蒜爆香,然后下羊肉白汤,在下羊肉炖煮,最后加入香菜蒜苗出锅上餐。有的底下加入火盆,可以添加白菜、菠菜灯涮菜,味道很不错。
选羊:当地特色优质山羊,成长于四川山区,羊肉品质较好,据说设计宋美龄带来的羊品种。羊肉几乎无膻味。
缺点:只在当地比较火,限于羊肉品质独特,外地推广较难。
4.陕西羊汤
目光来到善于烹羊的陕西,这里自古善于做羊。羊汤品类较多,但是已经不叫羊汤,比如羊肉泡馍(汤比较多的那种)、水盆羊肉。
炖煮方法:羊骨喝牛骨一起煮,香辛料用的比较多,煮的时间较长。通常一夜。
特征:汤较浓,颜色属于茶灰色。
走菜:通常要勾兑,原汤加水,兑完之后再做。
5.甘宁羊汤
甘肃、宁夏,这两个地方的羊肉是中国名义上最好的羊肉产区(为什么说名义上说最好的?那是因为大家总体印象,我个人觉得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区域口味差异)。这里的羊汤通常也是加入香辛料熬制,做羊肉汤的不多,羊杂汤较多。
选羊:盐池滩羊为主,周边其他地方羊气候类似,滩涂地盛产甘草,羊吃干草长大,因此肉质较好。
特征:熬汤的不多,没有太大代表性,这地方的羊肉大部分做手抓羊肉来吃。
枣庄羊肉汤能够如此被人们喜爱,离不开朴实的枣庄人对羊汤的讲究。首先是在选羊上的讲究,要选用本地上等山羊。由于山羊肉的胆固醇、脂肪含量低,更适合清炖和熬制羊汤。在煮的火候上也要讲究,火候要掌握的非常准确,过了有些腻,欠了膻味较大,要不温不火,恰到好处。
枣庄羊肉汤主要将羊骨头一起投入大锅里熬汤,再将切成片的新鲜羊肉与清洗干净的羊杂一起投入汤锅中煮。煮熟后捞起来沥干,然后切成薄片放入滚开水里一氽,再倒入汤碗中,撒上碧绿的香菜,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羊肉汤就做成了。配上一个由辣椒油、花椒面、盐、味精等调和就成羊肉汤。
精彩不错过微游枣庄编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