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出版的大众日报《枣庄新闻》,在倒头条位置刊发稿件,介绍了山亭区冯卯镇温庄村通过人才兴,产业兴,实现乡村振兴的做法。全文如下:
“刚从夏津县赶回来,在高速公路上自驾4个多小时,现在还没缓过劲来。”6月5日,记者见到脸上写满疲惫的枣庄市山亭区冯卯镇温庄村*支部书记刘德坦。他如此长途跋涉、马不停蹄,只为求贤引才。
温庄村有亩桃林,适合发展林下经济,这一优势也被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看在眼里。“经服务队介绍,我们与德州三生万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接考察,这个公司主要是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指导农户林下种植大球盖菇、羊肚菌等珍稀食用菌。他们广布的销售渠道直达各大城市,价格高且供不应求。合作后可以将我们的桃子、杂粮等农产品融入到他们的销售体系,借腿卖东西,利益双赢。”刘德坦告诉记者。
经过两天的实地参观,他又有了新想法。“公司主创团队是3个90后硕士,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我们准备通过优惠*策将技术、企业和人才引进来。双方正在洽谈。”刘德坦越说越激动。
从引进种植、销售渠道到引进人才,刘德坦之所以如此求贤若渴,是因为温庄村早就尝到了人才下村的甜头。温庄村是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乡村振兴基层联系点,在其支持下创新人才引进机制,进行人才平台建设,打造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引进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副所长王力荣为首的桃品种资源与遗传改良团队,建立专家工作站,实施优质早桃成果示范基地和成果推广基地建设。
“温庄村目前广泛种植的桃子品种是年—年引进的老品种,时至今日市场效益低,专家团队在村内建设7亩成果转化基地,引进鲜桃种植业中最先进的5个品种,对原有品种更新换代,增加经济收入,还能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推动冯卯乃至周边甜桃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刘德坦说。
专家不仅带来了最前沿的鲜桃品种,还将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带到田间地头,培育20多名“土专家”“田秀才”,以人才培养人才,小山村产生智力集聚之势,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去年温庄村鲜桃销售收入多万元,多年的省级贫困村摇身变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如今在温庄村,伴着国家水利风景区岩马湖的美丽风景,看着现代化的桃树大棚鳞次栉比,汽车以40迈的速度行驶在音乐大道,车轮和地面摩擦奏响《歌唱祖国》的悠扬旋律,温庄村已成为热门的网红打卡地。
刘德坦说,借助专家人才,温庄村将以良好的自然风光为依托,抓住时机发展乡村旅游。首先是美化村庄环境。“推进金山田园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以农村废弃果树枝条及秸秆堆放闲置为原料,一部分碾碎还田作有机肥料,另一部分用于制作食用菌菌棒,变废为宝,解决存放难题。”
其次,依托高校旅游专业的专家人才建设旅游项目,完善乡村游链条。目前,该村正在实施市级美丽移民村建设,引进上海商学院郗金标教授和中国工程院张福锁院士建立山东第一家以植物康养、闲置小院复活为课题的院士工作站。打造露营小镇和桃花岛,引导农户发展农家乐。进一步加大金山田园农业公园的建设力度,以农旅融合发展为核心,突出智慧农业示范引领,打造集农业观光、亲子游学、康养度假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公园。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是带动城乡间市场、资金、信息、技术、管理和理念等方面密切联动、深度融合的最佳因素。这也是温庄村变富变美的关键所在。”刘德坦说。(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环泽王德琬通讯员侯化成孙海锋报道)